在“双碳”战略与移动源污染攻坚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机动车尾气治理行业正步入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的快速发展期。作为大气污染的首要移动源,当前机动车NOx排放占全国总量的34%,重型货车占比超80%,城市中心区PM2.5贡献率普遍突破40%,推动治理需求持续升温。法规层面,从国六标准实现燃料中性监管、颗粒物数量监测等三大技术跨越,到国七标准加速预研并聚焦氢内燃机、碳化硅电驱等新能源路径适配,我国已构建起全球最严苛的排放管控体系,强制驱动催化剂材料、多传感器集成等核心技术突破,2024年行业规模达328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380亿元。市场层面,国七标准升级预计释放超2000亿元增量空间,其中汽油车后处理将在2027-2030年通过双催化系统升级、传感器集成方案扩展等释放1644亿元,柴油车领域则聚焦重卡系统换新带来450亿元需求,形成“阶梯式”分区域落地节奏。产业端,全生命周期需求持续释放——4.6亿辆机动车保有量构成存量替代市场,每年千万辆新车销量提供前端增量,叠加“黄改绿”、I/M制度等政策深化,推动行业向技术深度迭代、市场分层扩容、产业链生态重构方向演进,构建起覆盖传统内燃机深度治理与新能源尾气控制的双轨格局。
在“双碳”目标与移动源污染治理的双重推动下,中国机动车尾气治理行业正经历政策驱动与技术变革的深度融合。随着国六b标准全面实施(PM/NOx限值较国五大幅收紧)及氢燃料、碳化硅电驱等新能源技术加速渗透,行业已形成传统内燃机深度治理与新能源尾气控制的双轨发展格局。2024年市场规模达328亿元,其中重型柴油车SCR系统、汽油车GPF颗粒捕集器等核心产品占比超65%;预计2025年将增至380亿元,受国七标准预研推进及全国I/M制度高覆盖率驱动。随着国七标准升级预计释放超2000亿元增量市场,其中汽油车后处理将在2027-2030年通过双催化系统升级、多传感器集成及系统优化带来1644亿元增量,并分三批(京津冀→长三角→全国)阶梯式落地;柴油车领域则聚焦重卡后处理系统换新,预计形成450亿元增量,推动行业向技术迭代、市场分层与区域协同的立体化方向演进。
大气污染源主要分为工业源、生活源和交通运输移动源三大类,其中移动源污染物主要源自机动车等交通工具燃烧化石能源时排放的废气。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首要来源。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当前机动车NOx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34%以上,其中重型货车占比高达80%;在城市中心区,机动车排放对PM2.5的贡献率普遍超过40%,北京、深圳、成都等特大城市这一比例更突破50%。据《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统计,2024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117个城市空气质量未达标,其中87个城市PM2.5超标、81个城市臭氧超标,凸显移动源污染治理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国家层面连续出台并升级机动车排放标准,构成了行业发展的最直接动力。“国六”标准对污染物的限值要求极为苛刻,迫使整车厂必须配备高效尾气后处理系统。我国排放标准体系历经二十余年演进,已形成“国际对标与自主创新并重”的特色路径。国六标准标志着我国首次构建起基于本土环境需求的独立体系,其限值严苛度全面超越欧六标准,实现了三大技术跨越:通过燃料中性原则统一点燃式与压燃式发动机监管限值;首次将颗粒物数量纳入汽油机监测指标;大幅收紧CO、NOx等核心污染物限值。这些严格标准创造了巨大的强制性市场需求,推动尾气治理技术持续创新。
移动源减排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关键突破口。2023年11月国务院发布第三轮“大气十条”,明确以PM2.5浓度下降为主线年前实现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降低10%等量化目标。2025年生态环境部释放出国七排放标准加速制定的强烈信号,多部门联合出台的《机动车环境监管优化意见》进一步明确强化移动源全链条管控。目前国七标准已完成第二阶段预研究,正在聚焦碳化硅电驱、氢内燃机等前沿技术路径的适配性验证,标志着我国移动源排放管控正从传统燃油领域向新能源赛道延伸拓展,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其中汽车3.59亿辆。超过4亿辆的机动车保有量构成了尾气治理产品的巨大存量替代市场,同时每年超千万辆的新车产销量为前端配套市场提供稳定增量。此外,针对现有老旧车辆的“黄改绿”、强制报废与I/M制度(检测与维护制度)的深入推进,共同确保了从新车到在用车全生命周期的治理需求持续释放。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持续的需求增长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长期动力。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机动车尾气治理行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国内企业在催化剂材料、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领域不断突破,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产业链协同效应日益凸显,上游材料国产化率持续提高,中游系统集成能力不断增强,下游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相互促进,共同推动行业向高效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基于此,依托智研咨询旗下机动车尾气治理行业研究团队深厚的市场洞察力,并结合多年调研数据与一线实战需求,智研咨询推出《2025-2031年中国机动车尾气治理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本报告立足机动车尾气治理新视角,聚焦行业核心议题——变化趋势(怎么变)、用户需求(要什么)、投放选择(投向哪)、运营方法(如何投)及实践案例(看一看),期待携手行业伙伴,共谋行业发展新格局、新机遇,推动机动车尾气治理行业发展。
《2025-2031年中国机动车尾气治理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基于最新、最全的中国产业链数据,融合权威官方统计、深度企业调研、资本市场洞察及全球信息,通过严格的智能处理和独家算法验证,确保分析结论高度可靠、透明且可追溯。
智研咨询专注产业咨询十五年,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市场地位证明、专精特新申报、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企业排行、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